【转载-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 ,“近悦远来”推进高质量发展_铜陵437ccm必赢国际投资集团









437ccm必赢国际










【转载-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近悦远来”推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3-06-06 浏览次数:2106 

“水深则鱼悦 ,城强则贾兴。”

优化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深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 、公平竞争 、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的明确要求。6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强调“要把打造市场化 、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

对营商环境的认识 ,在我国具体经济实践中是在五个维度上不断深化的。第一,对营商环境范畴的认识经历了从“窄”向“宽”的转变,从一般特指以招商政策优惠为主要代表的狭义规制环境,转变为“企业生态系统”观念下的综合性概念。第二,对营商环境构成要素的理解经历了从“硬”到“软”的升级,从早期理解为交通、通信 、水电等基础设施以及人力资本 、生态环境等各种硬件层面要素,转变为将影响商事主体经营的社会 、文化和制度等软环境要素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部分。第三,营商环境的服务对象经历了从“大”到“新”的拓展,从20世纪70年代主要为大企业降低成本、优化选址决策服务 ,转变为重点服务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 。第四,营商环境优化的主要抓手经历了从聚焦招商引资政策到全方位“放管服”改革的深化 ,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减免税收 、提供财政补贴等招商引资政策为主,转向以政府职能改革“放管服”为主线。第五,营商环境优化经历了从中央重视到地方推进的过程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而且是各地方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的重要着力点。

营商环境的优劣水平决定了生产要素资源的集聚与流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事实:去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890多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比三年前增加了近500亿美元,中国依然是全球投资高地 。2020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报告中,我国营商环境达到了全球最佳水平的77.9% ,排名位列世界31位 ,并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选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10个经济体之一 。过去办一个企业乃至开办个体工商户耗时费力,有的要几个月甚至一年,而现在一般只要几个工作日即可办结。以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被喻为“万里长征” ,现在不超过120个工作日 ,有的地方压减到80个工作日以内。各地蓬勃兴起的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管理措施比制度建立时压缩了60%以上,极大便利了经营主体投资兴业。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 ,不同地区营商环境改革成效仍有落差。整体上看大城市营商环境优于中小城市 、南方优于北方、东部优于中西部。一些地方仍违规设置市场准入,“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更加隐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仍然任重道远 。重复检查 、多头执法 、“新官不理旧账”等还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存在,一定程度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 ,对经营主体而言须臾不可缺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环。这可进一步从以下几个维度聚力:

一是坚持以市场化为引领 ,加大改革力度不断释放巨大市场潜力 。作为营商环境优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措施 ,过去十年间 ,我国政府“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6月2日国常会又强调 ,要“通过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 ,切实增强政策有效性” 。当前 ,要以加快推进构建高效规范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契机,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目标,更深更广推进市场化改革 ,进一步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壁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资本、资源、商品、服务、数据等各种资源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充分调动包括外资企业 、内资的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的积极性 ,让创新创业涌流 ,市场活力迸发 。

二是坚持以法制化为支撑,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是良好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维度。对于投资者而言 ,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完备和优化,能让投资者看到稳定的预期,可以消除企业对投资后经营过程无法判断的疑虑,减少企业投资行为中的不确定性,为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基本预期,使投资者不再困于选择、惑于竞争,变得敢于挑战、乐于投资。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公平竞争 、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不断优化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制度环境 。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坚决防止和杜绝粗暴执法 、选择性执法。特别是当前新产业革命正在深入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保护创新、支持创业则成为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内容 。通过知识产权的保护 、企业产权的保护 、投资合约中政府责任承诺的法制化、合理的沉没成本设定等,给企业开展产业创新 、技术创新吃下“定心丸”。

三是坚持以国际化为标准 ,优化服务吸引“八方来客”。中国高水平开放格局的形成 ,不仅仅是靠将资本“引进来”、通过国际贸易“走出去”实现的,更是通过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开放性世界经济提供中国经验。当前 ,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特别是有的国家“筑墙设垒”“脱钩断链”,企图打压我国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外资外贸的基本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 ,中国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中,更加主动地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支持各类开放平台加快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特别是要发挥数字技术在营商环境涉及的各个要素、环境中的作用,从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出发 ,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提升政务服务的“智”量 ,进一步“倒逼”服务效率提升,以降低企业成本、稳定市场预期 、增强国际竞争力,让外商外企更切实地体认到,投资中国就是选择了更好的未来 。(程云斌)





转载网址 :

友情链接
政府网站-
政府部门网站-
相关单位-
同行单位-
地址 :安徽省铜陵市郊区大通美食广场A座
联系电话:0562-2896660
邮箱 :1879796152@qq.com
访问移动端









XML地图